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聽取并審議了市政府《關于我市2018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11月5日,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了市政府關于研究處理這項報告審議意見的報告。從報告中可以看出,我市緊盯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和渤海綜合治理等關鍵領域,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啟動實施夏季藍天使命行動,緊盯7個重點區、30個重點鎮,狠抓能源結構、產業結構和布局、交通運輸結構、強化污染減排等4個方面11項重點任務落實,重點行業污染排放量大幅下降,在8月份氣象條件極端不利的情況下,全市PM2.5同比下降10.3%;截至9月底,全市PM2.5平均濃度為50微克/立方米。 完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完成引灤輸水明渠北辰段、武清段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組織開展2019年度地級及以上和千人以上農村集中式飲用水環境狀況評估,及時公開飲用水水源水質情況。 實施入海河流整治,制定《入海河流污染治理“一河一策”工作方案》,完成全市152條主要河流、17座水庫的匯入支流和入河排污(水)口調查,開展入海排口“查、測、溯、治、罰”專項整治,12條入海河流中已經有8條消除劣Ⅴ類水體。 加強農用地分類管理,提前完成農用地詳查成果集成。穩步推進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工作,完成2011家調查對象核實和基礎信息調查。嚴格建設用地準入管理,開展了213個疑似污染地塊場地調查,及時更新天津市污染地塊名錄,整治310處群眾反映強烈的非正規垃圾堆放點。 |